中外专家学者"云端"研讨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
12月3日至4日,“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22年会线上举行。 南昌大学供图
中新网南昌12月4日电 (记者 吴鹏泉)3日至4日,由中华孔子学会、南昌大学主办的“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22年会在南昌大学举行,吸引了近200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云端”展开研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表示,儒家经典学是中国文化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是多元的、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认同感的加强及早期儒家一些文献的出土,儒学和儒家经典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少新面貌。
在南昌大学副校长刘成梅看来,儒学本身就是在经典诠释中建构的,一部儒学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儒家经典的诠释史。作为哲学的儒学各形态,在历史上都参与时代精神的塑造,对陶铸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发挥着思想功能。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
深圳大学教授景海峰认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不是既有的儒家历史文献学的翻新,也不是西方的哲学诠释学的移植,而应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融合与会通的形式。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宗旨应当是面对中国文化之当下性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经典解释传统作为基础,同时吸收、消化西方诠释学的成果,在富有创新性的解释与融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式。
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崔英辰说,儒学的历史可以说是经典注释的历史,以丁若镛为代表的朝鲜儒学家们试图摆脱朱子的注释,对儒家经典进行新注释,这就促进了韩国儒学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说,韩国儒学的理论和思想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儒家亦特别重视礼。”四川大学教授李景林表示,礼仪系统既表现了中国古人社会生活的样式,也体现了古人超越性价值实现的途径与方式。礼乐还和宗教生活密切联系,儒家对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及与之相关的神灵世界做出了新的人文诠释和系统建构。(完)
- 1 首届新时代華侨文艺展《穿越千年·文明中国》艺术展在京开幕:周锡珽廖舜沵大师展重塑传统美学当代表达
- 2 亿玺出品|网剧《双生契》今日12:00开播:人神缔结,一契双生
- 3 《此处通往繁星》正式杀青 郭麒麟张雪迎演绎殡葬从业者的 "诗与远方"
- 4 0922杨洋百度地图品牌代言人官宣 十年之约始终同行
- 5 李秀满出席全球媒体大会 发表主题演讲「K-POP迈向CT与AI融合新时代」
- 6 沈唯携《可爱的家》亮相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搭档奥沙利文演绎台球人生
- 7 张亮《灼灼韶华》凭“儒雅狠角”出圈 舞台淬炼成就演技蜕变
- 8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六届北京青年影展在京启幕
- 9 《我们唱起来》收官 用音乐讲述深情故事
- 10 周菲戈「23了」2025专场歌会广州站官宣